中國衛生用品網7月11日訊:
國輕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、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主任 才大穎
作為一個圈外人士,我所講的有不對的地方,請大家海涵。
數據方面,我并不是站在造紙行業的角度來看,而是把造紙行業的數據放在整個輕工行業角度分析。從切入點來說,從未來的規劃角度解讀數據,所以對數據的理解可能不一樣,請各位海涵。
從2011年12月份一直到今天,整個輕工行業的運行,從經濟過熱到過冷,整個指數從107降到了87,在這三年過程中直線下滑。開會匯報的時候我們會有憂慮的心情,但聽著聽著就不憂慮了。因為在這個大的背景下,鋼鐵行業、煤炭行業比我們還慘。因此在看數據的時候我們有個體會,不能自己看自己,要從大環境的角度看自己。當我們看到其他行業的時候,我們發現輕工行業一枝獨秀。因此我們認為,盡管從過熱到低端過冷,他是在新常態過程中行業的集中表現。
數據本身具有一定的相關性,因此今天我把數據放在兩個坐標中來看,一個是我們造紙行業本身在時間坐標中的表現,另一個是在輕工行業的縱向坐標中來看。大家知道,自己跟自己比,我們創造了歷史新高。我們看到成績,給人以振奮,鼓舞士氣。但是如果縱向比較,更能看到差距。差距就是動力,今天我可能更多地在差距方面進行分析。
1 中國紙業新特點
中國紙業新特點總結四點:產量與GDP走勢偏離;投資巨大效益回報低;企業兩極分化加速;高端進口市場堅挺。
1.1初產量與GDP走勢偏離
從2010年~2014年全國GDP與全國規模以上企業機制紙與紙板產量增速走勢對比看:GDP增速回落企穩,進入7%區間新常態,機制紙及紙板產量增速自2012年開始大幅下降,至2014年已較2010年下降8.6個百分點。
多年以來,一直認為紙張產量與GDP增速正相關。從目前看,造紙產量與GDP走勢發生偏離,今后不能簡單地用GDP增速來測算造紙產量了。
1.2初投資巨大效益回報低
近年來,造紙行業每年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額從2010年的1463.5億元逐年增長到2014年的2796.8億元,但企業的利潤水平沒有增加,形成了投資黑洞。
行業的總利潤從2010年的520.6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699億元,其原因一是由于產能過剩,一些新上項目開工率低,使投資發揮不了作用;另一重要原因就是企業將大量資金投入到環保上了。
造紙行業近年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降明顯,由2011年的31.4%下降至2014年的6.4%,2014年投資增速低于大部分輕工制造業,也大幅落后于全國制造業平均增速。
主營業務收入增速。2014年全國機制紙及紙板制造行業主營利潤率4.6%,低于全國輕工業5.2%的平均數值。和輕工其他行業相比,造紙行業無論從主營業務收入增速還是利潤增速都處于不景氣狀態。
紙張利潤率下降。2014年全國機制紙及紙板制造行業累計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4.60%,同比增長-0.42%。
紙漿行業嚴重虧損。2014年全國造紙行業完成累計利潤總額698.99億元,其中,造紙利潤總額361.91億元(占51.78%);紙制品制造利潤總額344.3億元(占49.26%);紙漿制造利潤總額-7.22億元(占-1.03%) 。
1.3初兩極分化加速
由于企業間并購重組及市場優勝劣汰,造紙行業集中度近年來逐漸增加,大型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比5年以來上升近10個百分點。企業的結構調整發生重大變化。
1.3.1初企業間并購重組
富陽市政府主導造紙行業重組。浙江永泰、正大紙業公司牽頭重組紙業集團,規模將達到320萬噸,將列居全國產量第五位。
1.3.2初市場優勝劣汰,小企業出局
高端產品仍受消費者歡迎。在市場作用下,高端產品擠中端產品,中端產品擠低端產品,低端產品淘汰出局,隨之實力弱的中小企業被淘汰出局。
1.4初高端進口市場堅挺
紙漿對外依賴度大。盡管中國實施林紙一體化多年,但紙漿對外依存度依然較高。2014年,進口紙漿1797萬噸,同比增長6.6%。
盡管國內造紙行業近年來在質與量上都得到長足發展,但國內產品并不能完全替代進口紙張。進口紙張量一直接近300萬噸。中國2014年進口高檔紙張255萬噸。表明高質量精品紙張仍有市場空間,如特種紙、高檔包裝紙等。
2 中國紙業未來走勢
把時間拉回去看,我們的一些數據在說明著大的問題。在2007年,發改委出臺了一個產業政策,政策中對造紙業有個基本的判斷,第一個是說造紙產業規模不合理,效益低;第二方面說造紙的優質原料進口大,依賴度高;第三是說資源消耗高,防治污染的壓力大;第四說我們的裝備研發能力低,對高端設備的進口依賴程度大;還有一點是說外資進入造紙行業的模式需要優化。8年過去了,我們回頭看產業政策對行業的描述,規模不合理、對優質原料的進口依賴程度大、環保任務、裝備等并沒有得到有效改變,特別是在新常態下,造紙裝備在質量從中高端向高端轉變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。在這種情況下,中國紙業未來發展的新特點主要有:產業集聚化進一步提高,社會友好度進一步提高,國際融合度進一步提高,品牌認知度成為選擇點。
2.1初產業集聚化進一步提高
中國造紙行業結構迎來重要拐點。機制紙及紙板企業的數量首現負增長:2015年3月,全國機制紙及紙板制造行業企業數2396家,比2014年底減少207家,表明造紙行業規模化、集聚化進一步提高。
其中,大型企業企業數85家,占比3.55%;中型企業企業數401家,占比16.74%;小型企業企業數1910家,占比79.72%。
2.2初社會友好度進一步提高
國家環保部發布的《2013年環境統計年報》顯示,2013年在調查統計的41個工業行業中,造紙和紙制品業:
——廢水排放量達28.5億噸,但同比2012年的34.3億噸減少16.8%。
——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達53.3萬噸,同比2012年的62.3萬噸減少14.4%。
——兩項指標雖然仍列居各行業首位,但下降幅度最大。
隨著國家新環保法及水十條等政策法規的實施,造紙行業的污染將得到進一步治理,未來的社會友好度將進一步提高。
2.3初國際融合度進一步提高
實施“走出去”,充分利用國際資源。山東太陽紙業繼在老撾建設林紙一體化項目外,擬在美國投資建設大型絨毛漿項目。山東泉林紙業擬投資20億美元,在美國建設非木纖維造紙項目。
行業出口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。根據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測算,2015年,造紙行業出口額將達到185億美元左右,增速保持在13%左右。
2.4初品牌認知度成為選擇點
造紙行業的產品既有工業用紙,也有生活用紙及紙制品。隨著社會的發展、消費市場的成熟完善,品牌將成為消費者的重要選擇。品牌的社會屬性,要求消費者通過品牌溢價,通過溢價保證產品品質。
不僅生活用紙的品牌將被消費者熟知,如“恒安”、“維達”、“清風”等,工業用紙如“玖龍”、“海龍”、“金太陽”等品牌也將是用戶選擇產品時的重要依據。
加強品牌文化建設將成為造紙企業今后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。
3 以數據為導向,輝煌再出發
紙業新突破的方向在哪里?怎么看待新突破?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。企業抓住這個時代,會取得成功,這個時代就是個快樂的時代,反之,就是個黑暗的時代。我們在講“十二五”、“十三五”,如果用“十二五”的思維來規劃“十三五”,我個人認為是不對的。因為時代發生了變化。我今天講的新突破大概分為五個方面:一是創新意識方面,近日國家公布的《中國制造2025》,第一條就是要提高國家的創新能力,創新產業驅動。要適應新常態,必須有新的想法和思路;第二是規模意識,從規模意識到質量效益。造紙行業的集聚趨勢發展很快;第三個是社會意識,造紙行業占全國行業產值比重的5.23%,但是排放量較大。盡管我們做了很多工作,但這樣的差距仍存在;第四是品牌意識,注重產品質量,做大、做精、做強企業品牌,這是行業特點決定的,更是未來市場需求決定的;最后一點是要有國際意識,突破思路,讓造紙行業走出去。
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,造紙行業發展時必須以數據分析為基礎,來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。要從主要紙種產量數據變化趨勢出發,決策未來生產選擇方向。
對企業來說,我認為第一點要看政府。過去講穩增長、調結構、惠民生,現在又加一句話是防風險。政府的政策不只是政治方面,其中包含著很多發展的機會。建議大家看一看《中國制造2025》。第二點是要看數據,通過數據看趨勢。從產量數據出發,決策紙種選擇方向;從地區產量數據變化趨勢出發,決策未來企業選址布局;從國外市場需求數據變化趨勢出發,決策“走出去”的國際化戰略布局。
近些年,我們看到很多企業真抓實干,實現企業轉型。作為一個業外人士,我對中國造紙的發展充滿信心。因為有政府的主導,協會的統籌,有各位企業家的實干,我相信,中國紙業的明天會更加美好。【責任編輯:王柳青】